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CyweeMotion | 步态运动分析技术,量化跑步运动,提高跑步效率!

CyweeMotion | 步态运动分析技术,量化跑步运动,提高跑步效率!

发表日期:2023-04-26


跑步运动入门门槛低,对技术要求不高,在众多运动项目中,跑步运动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作为一项最方便的全身心运动,跑步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舒缓压力,由身至心,带来极大的好处。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运动的科学性也逐渐开始被人了解。人们会开始关注智能运动设备,以此来帮助达到理想的运动效率。”





01 / 跑步科学性--步态运动分析技术


· 科学运动 减少受伤
跑步看似一项轻而易举的运动,因此,大部分跑者会认为跑步没有技术可言而随意进行运动,这就非常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宏观的意义上来说,跑步运动设备的出现就是为了用科技来辅助跑步姿态的追踪,并根据相关的科学数据来改善跑步的动作,进而减少运动损伤。

· 激发兴趣 提升效率
跑步是一项随时随地的运动,枯燥且乏味。许多跑者因缺乏对于跑步运动的专业知识,容易达到运动瓶颈而无法长期坚持。因此,了解跑步技术,掌握跑步技巧是必要的。这样才有助于进行科学有效的跑步训练,以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提升跑步效率,从而激励跑者进步,增长信心。

————

CyweeMotion步态运动分析技术能应用在各类智能运动设备上,如:跑步豆、智能跑步鞋、智能手表等,对用户的足部及身体驱干进行实时监测,并在用户进行跑步运动时收集各项身体指标数据。步态运动分析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跑步技术,科学运动,有效减少受伤风险,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02 / 专业跑步训练 提升运动效率


优秀的跑步能力离不开科学专业的跑步训练,而步态运动分析技术则是帮助提升跑步能力的一大利器。

将CyweeMotion步态运动分析技术应用在智能跑步设备上,当用户在进行跑步运动时,可输出运动时长、步数、距离、步频、步幅、配速、触地时间、腾空时间、触地腾空比、外翻幅度、着地方式、着地冲击力等功能。这些功能参数有助于改善跑步技术,提升跑步效率。


无论是普通跑者还是专业跑者,想要提高跑步效率,首先都应该对各功能参数有详细的了解,并通过输出的数据,进行针对性训练,才能有效提高跑步能力。

— 基础数据 —  

✔ 运动时长,用户开启到结束运动模式之间的时长。
✔ 步数,用户在运动期间双脚交替移动的累积次数。
✔ 距离,用户在运动期间累积的总位移(单位:公里)。



— 进阶数据 —  

✔ 步频,指用户走路或跑步时,每分钟的步数(单位:步/分)。
✔ 步幅,指用户每走或跑一步的跨步长度,也就是两脚中心间隔的距离。
✔ 配速,反映用户走路或跑步的快慢程度,花费多长时间完成特定距离(单位:分'秒''/公里)。



— 高阶数据 —  

* 触地时间
触地时间是指用户跑步时,单脚从着地到离地间的平均时长。触地时间与速度、步频、跑步效率有关,触地时间越短代表肌肉弹性能量的转化效率高,跑步效率越高,精英跑者往往触地时间通常在220毫秒以内。


触地时间无法通过单纯的跑步训练或者提高步频的的方式来缩短,必须进行针对性训练。缩短触地时间的方式有:
(1)调整跑姿。跑步过程请留意自己是否存在脚跟先着地、跨步跑及推蹬等问题,并有意识采用前脚掌着地以及加快步频等方式进行改善。
(2)提升弹跳力。
· 跳绳:建议每次训练前可以练跳1分钟,共3-5组(膝盖微弯,跳起时不要伸直膝盖),进阶动作可以改成单脚跳。
· 脚尖触底单脚跳。
· 马克操中的A-Skip和B-Skip。

* 腾空时间
腾空时间指运动期间用户跑步时,双脚同时滞留于空中的平均时长。优秀跑者的腾空时间一般大于125毫秒。


改善跑步腾空时间的方式有:
(1)深蹲跳
(2)单腿连续跳
(3)弓步跳等训练

* 触地腾空比
触地腾空比=触地时间/腾空时间,相同步频情况下,触地腾空比越小,说明跑步技术越好,更多时间用于腾空位移。跑步姿态越轻巧流畅,跑步效率越高,一般顶尖马拉松选手的触地腾空比约为1.0,顶尖短跑选手触地腾空比约为0.5,而普通跑者的触地腾空比约为2.0左右。 


减少触地腾空比,有两种方法:
(1)增加腾空时间。通过加强跑者前倾上拉技术训练,可以提高步幅,增加合理腾空时间,降低触地腾空比值,进一步提高跑步效率。
(2)减少触地时间。对大众跑者来说,这个方法更有效和容易办到。(具体可参考上文如何减少触地时间建议。)

* 外翻幅度
外翻幅度指用户跑步时,单脚脚踝从初始着地到开始蹬地这一阶段脚掌向内旋转的角度,正常的脚踝旋转角度范围通常在5°-25°,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大运动损伤的风险。足外翻是跑步时足着地的一个自然现象,借助外翻可以起到缓冲受力,减少冲击和振动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外翻角度介于7-10度之间,跑步伤痛发生最少。

内旋不足(足内翻)/ 正常内旋 / 过度内旋(足外翻)

改善外翻幅度的方式有:
(1)外翻幅度过小:当脚掌翻转角度过小时,肌肉的缓冲会减弱,容易导致足底疼痛、小腿疼痛、膝关节损伤等多种问题。跑者可选择缓冲型运动鞋加以防护和矫正,同时要减少不平路面上的跑步训练和起跳动作以保护关节。
(2)外翻幅度过大:当脚掌翻转角度过大时,容易导致踝关节韧带拉伤。跑者可以通过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增强踝关节稳定性,例如,踝关节旋转练习、提踵站立,还可以借助弹力带进行脚尖向上勾起、向下绷紧、脚掌内翻、脚掌外翻等动作练习。


* 着地方式

着地方式指用户走路或者跑步时,单脚落地瞬间接触地面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着地方式:前脚掌/全脚掌/脚跟(前足/中足/后足)。


着地方式根据个人跑步习惯略有不同,跑者可结合自生身体状态及跑步能力,采用合适的跑姿:
(1)前脚掌着地:指先用前脚掌着地,随后脚跟也落地,需要注意的是身体重心保持在前脚掌。
适合人群:精英跑者,如:短跑、长跑选手。
适用场景:通常在速度快或者爬坡跑的场景下使用。
优势:对膝关节产生的压力(负荷)较小,较不容易产生刹车效应。能有效利用肌肉与肌腱的弹力,触地时间也相较于后足着地短。
劣势:会增加足踝、小腿的压力,因此对小腿力量的要求较高。
(2)全脚掌着地:并非整个脚底同时落地,实际上是脚掌外侧先落地,迅速过度全脚掌内测着地。
(3)脚跟着地:在跑步中,后脚跟首先着地然后过渡至前脚掌,通过内旋,蹬地,完成一个步态周期。多数大众跑者习惯用脚跟着地。
适合人群:大众跑者、初学者。
优势:对踝关节、小腿产生压力小。
劣势:增加膝、髋关节的压力,触地时间相较于前足着地长。

* 着地冲击力
用户在跑步时,足部触地过程中,足底承受地面反作用力的最大值。缓冲技术越好,着地冲击力越小;同时,跑步配速与着地冲击力通常呈现正相关,配速越快,地冲击力越大。着地冲击力单位通常以体重(BW,Body Weight)的倍数表示,例如:2.5BW,表示用户在跑步过程中,足底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的最大值为体重的2.5倍。


着地冲击力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潜在因素之一,因此跑者要尽量做好落地时的缓冲。如何缓冲受力:
(1)改善跑姿,采用科学合理的跑步技术:着地时,膝关节可保持适度弯曲,有利于骨骼受力缓冲;相同速度下,提高步频,减少腾空时间,既省力又能达到缓冲效果。
(2)强化肌肉力量:良好的肌肉力既能提供足够动力,也能够充分缓冲受力。
(3)循序渐进,提高身体承受能力:身体的承受能力需要逐步进行适应和提高,再配合专业科学的跑步技术,可以减少超出自身能力的损耗,如此才能达到优秀的跑步效果。
(4)及时给予身体恢复和修复时间:过量运动容易造成的身体的损耗,如果不给身体足够修复和恢复时间,很容易导致身体透支和衰竭,因此,及时给予身体恢复和修复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03 / 科学认证 赋能终端产品


为确保跑步豆模式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CyweeMotion团队研发过程采集上千笔跑步选手及教练的专业数据来进行跑步的步态分析,并联合北京国体科技与台北运动科学实验室,使用专业运动测量仪器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与验证。目前在专业跑步的步态分析方面,我们算法整体的平均准确率可高达95%以上,能有效帮助专业跑者提升跑步效率。

目前,CyweeMotio步态运动分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线终端品牌上,如小米全新一代智能手环8-跑步豆模式,获得用户一致好评。

小米首次将智能手环进行多模式化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智能手表佩戴方式,虽然是一款智能手环,但是同时也是跑步豆。通过手环和跑步豆进行巧妙的结合,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手环/手表&跑步豆”二合一也将成为智能手环/手表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CyweeMotion秉持专业精神,致力于在运动中融入更多科学算法,迎合市场发展趋势,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同时,我们也将力求提升专业运动品质与效率,努力打造智能高效的产品。

(全文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